美術省級教學研討活動在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舉行
2024年5月9日至10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教育部普通高中美術教研基地、綿陽市教科所承辦的四川省高中美術模塊教學研討活動在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第二學術廳舉行,來自川大、川師大的著名專家教授,省、市教科院的領導以及全省各市州的美術教研員、美術骨干教師參加活動。
會議開始,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黨委書記李芝猛致歡迎詞,他向來自全省各地的領導、專家及老師們表示熱烈歡迎,介紹了學校在群體美育與特長教育相結合的以美育人方式上的探索以及取得的成績。
綿陽市教科所羅小兵所長在講話中表示,綿陽通過建立特長生培養基地等方式,全面加強和改進了全市美育工作,在構建富有時代特征的藝術課程等方面積極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績,希望美術工作者為美育體系建設而努力奮斗。
省教科院體美勞教育研究所徐偉所長在講話中指出,美術教育不僅關乎學生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的培養,更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希望全省美術教師為培養更多具有藝術素養和創新能力的人才貢獻力量。
黃宗賢教授帶來了關于《高中美術課程解讀》的講座,強調不把藝術視為純粹感官欲望的追求或發泄的手段,而是把它看成是情操、智慧的來源,是培育和諧心靈,塑造完美人格,或實現生命自由的最佳途徑。馮恩旭教授給老師們帶來了《中國書畫的藝術魅力》的分享,他從中國書畫的材料、工具、技法、種類等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
省教科院美術、書法教研員戴科彬、成都市教科院教研員辜敏、綿陽市教科所教研員張曉蓉分別做了專題講座。
戴科彬老師分享的是《現代媒體藝術融合與實踐》,通過理論加優秀作品展示讓老師們直觀感受了現代媒體藝術的魅力;辜敏老師分享的是《高中美術繪畫模塊教學的解析》,重點從美術語言進行分析,黑白灰、色與彩、材與質、配與置進行圖文并茂的分享講解讓老師們耳目一新;張曉蓉老師對《區域整體推進高中美術模塊建設與教學實踐探索》進行了深入分析,從理論到具體案例展示、從方法探索到路徑完善、從實踐調研到教學范式,給老師們進行了細致入微的闡述。
活動的第二階段,綿陽高新區實驗中學曾曉娥、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陳愛竹、綿陽南山中學楊未等七位老師分別在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美術館和第二學術廳進行模塊教學課堂展示。
曾曉娥老師展示的美術鑒賞與實踐模塊——《如何鑒賞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從線條、色彩、材質等各種美術表現形式對具體的美術作品進行感知和鑒賞;陳愛竹老師展示的美術設計模塊《提煉與抽象——順暢溝通世界》,結合學校櫻花校園的特色,引導學生從櫻花出發,抽象提煉出豐富的藝術形象;綿陽中學熊祎斌老師展示的現代媒體藝術模塊《組接與配合——影像敘事》,以南實學生自己拍攝的一段運動會跑步的攝影作品出發,引導學生學習運用蒙太奇手法,進行二次創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川省特級教師辜曉平對幾位老師的課堂展示進行了評點,綿陽北川中學、成都列五中學、綿陽南山中學等教育部普通高中美術教研基地實驗改革學校進行了經驗交流。
本次活動是在深入實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及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精神的背景下開展的一次全省美育工作高質量研討活動,以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聚焦美術教育新范式為核心,整個過程組織嚴密、安排緊湊、內容豐富,領導嘉賓的講話讓參會老師如沐春風,專題講座針對性強,對一線教師的教育實踐有很強的指導性,取得了豐碩成果。
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作為主要協辦單位,為本次活動提供了充分的準備和全面的保障,受到與會領導嘉賓的一致好評。一位專家贊嘆到:南山實驗學校美麗的櫻花校園、高水平的書畫攝影展、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高素質的學生行為習慣,本身就是美育的最好說明。
撰文:陳方明
圖片:宣傳處
審核:杜敏 王雪梅 楊德果
上傳:任常田